[矛头蝮蛇]央行矛头直指财政部 或与当前金融P2P大量爆雷有联系

| 金融知识 |

【www.iaige.com--金融知识】

央行矛头直指财政部

近几日,央行怒怼财政部引爆了朋友圈,在中国,两个中央部门相互怼的局面还是非常罕见的,也因此引来网友热议。那此次央行矛头直指财政部 争执核心在哪里?争执的又是什么?小编为大家缓缓道来。

"央行矛头直指财政部"

要想明白央行与财政部的争执核心,或许徐忠与青尺互怼中我们可窥一脚。

7月13日,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撰文称,“多个现象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真积极”、“没有赤字增加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耍流氓”。此文引发了市场上关于金融与财政的新一轮争论。

7月16日,财新网署名为“青尺”的一位财政系统人士反驳指出,不能将赤字规模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简单等同起来。财政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已统筹考虑多种渠道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

金融与财政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此次争论的核心之一是,徐忠提出,“多个现象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真积极。”

7月16日,财新网署名为“青尺”的一位财政系统人士反驳指出,不能将赤字规模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简单等同起来。“查阅2018年预算报告,我们可以看到有关线索:‘统筹收入、赤字、专项债务和调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争论一:没有赤字增加的财政政策是积极的吗?

徐忠:用我一位同事的话讲,没有赤字增加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耍流氓。

青尺:财政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已统筹考虑多种渠道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因此不能将赤字规模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简单等同起来。

争论二:财政注资金融机构是虚假的吗?

徐忠:从金融业的角度看,现有国有金融企业的国有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真实的,有的是自己为自己注资,有的注资早已消耗殆尽。

青尺:当年财政注资银行,就是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的重要体现,后来财政对于商业银行股改的支持也是毋庸置疑的。

争论三:金融机构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受害者吗?

徐忠:历史经验表明,由于财税改革落实不到位,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管不住地方政府的违规融资行为。

青尺:金融机构在地方债乱象中,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共谋”或“从犯”的角色,绝不是只会产生幻觉和弱势的“傻白甜”。

要想明白央行与财政部的争执核心,来一观财政部和央行的作用是什么?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人民银行将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财政部门管财政政策、央行管货币政策。更通俗地说,财政是国库的会计,政府的会计,而人民银行则是政府的出纳。

央行与财政部的争执核心,“争论”呼唤央行与财政部职能配合

央行为什么要这样做?

近几年民间理财市场热得烫手,出现了一些金融泡沫,一旦破裂便产生很多衍生问题。由此可见,在金融流通渠道难以理顺的情况下,简单地要求央行降准降息,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可能会加大金融风险。

这一场“央财互怼”暴露出的一个真问题是,我国经济调控的决策部门未能站在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执行情况,缺乏互相之间的默契配合。

部门之间配合确实是一个问题,央行矛头直指财政部、央行怒怼财政部的出发点或许是好的,还是希望二者可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文/梦卿www.xiaobaicj.cn)

本文来源:http://www.iaige.com/zhishi/40926/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