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出炉 股民不得不了解的现代行为经济学理论

| 股市新闻 |

【www.iaige.com--股市新闻】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出炉 股民不得不了解的现代行为经济学理论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于昨日(10月9日)晚间出炉,由72岁的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获得该项殊荣。据了解,本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主要的贡献在于行为经济学,涉及各个方面,其中就有关于股市,赌博等等方面的行为研究,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中几个重要的理论:

"理查德·塞勒"

1.为什么炒股的投资者不愿意卖出亏损的股票?(“心理账户”理论)

根据理查德·塞勒的说法,每个人有一个“心理账户”,该账户可以解释人们怎么建立经济决策。“心理账户”就是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帐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而这种心理记帐的方式和运算规则,往往与经济学和数学运算方式并不相同,因此经常会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人们在进行各个账户的心理运算时,普遍特点是并没有追求理性认知范畴中的“效用最大化”,而是追求情感层面上的“满意最大化”。

对于炒股的股民来说,股民容易将抛售后的股票亏损和未抛售的股票亏损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感觉上,抛售之前是账面亏损,抛售之后才变成实际亏损。而在客观的时点上,二者没有实质差异。比如15元的浦发银行跌到12元,就是亏损了3元,但持有到这个时候的投资者可能更愿意继续持有,因为这感觉只是账面亏损,卖出了,就变成实际亏损了。

2.人们是在理性追求最大利益吗?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无论是企业、金融市场参与者还是消费者个人,在所有经济行为中他们均被假设成是理性和自利的,同时会尽可能地追求最大利益。对此,塞勒持反对意见,他认为现实中的个人往往依靠直觉来解决问题,而且就算人们谨遵各种假设,也会经常犯错误。

1974年理查德·塞勒邀请同事参加晚宴,晚宴开胃菜是腰果,每个客人都很喜欢吃按照正常的逻辑,作为主人的塞勒应该欣慰的看着客人狼吞虎咽,吃完后再问一句“还要吗?”塞勒并没有那样做,而是在朋友们大快朵颐时撤下了腰果。更加反常的是,朋友们并没有生气,还很高兴。如果用前菜塞满肚子,对于吃不上主菜的客人来说,当然是一种损失。于是理查德·塞勒从中发现:人由两种心理控制,一种希望获得立即满足,另一种理智地权衡现在与未来。

同样,在投资时,投资者做投资决策,往往也存在两种心理状况:一种希望立刻盈利,一种理智分析趋势,判断未来走势。当两者相冲时:即分析下来未来会盈利,但短期亏损,投资者或出现反常选择。这和吃腰果是一样的,也会犯错。

3.为什么股民大多会跟风去购买股票?(社会感染力理论)

根据理查德·塞勒的说法,人们会受到社会感染力的影响,社会感染力除了影响饮食和政治,甚至会左右金融市场,就连投机风潮和金融危机都与它脱不了关系。

社会感染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与氛围有关,当很多人都表现出同样的行为或者是抱着同样的想法时,他们的行为或想法就会相互影响。第二种来自周围人的压力,如果你在乎别人怎么看你,那么就会迫于外界的压力来保持和大多数人同样的行为。

除此以外,理查德·塞勒在封闭式基金,消费者行为,社会福利政策等等方面皆有一定的理论说法,如果感兴趣的话,投资者可以去购买其相关书籍具体学习一下。

本文来源:http://www.iaige.com/gupiao/3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