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经验

| 互联网理财 |

【www.iaige.com--互联网理财】

  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分管领导要亲自抓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用防并举、方方面面齐动手的制度体制。加强网络评论引导工作,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加强构建大网络大舆情全媒体工作格局。引领财经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共青团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经验,供大家参考选择。

  共青团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经验

  【摘要】一直以来,共青团在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防止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青年渗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包括: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构筑青年的思想基础,反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消解策略;努力解决青年面临的现实问题,反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腐蚀策略;大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反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培植策略;为青年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反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攻心策略;加强共青团组织自身建设,增强免疫力;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青年外围组织,延伸工作手臂,完善工作体系;重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在青年工作中的应用,形成网上与网下互动的青年工作新格局。

  【关键词】共青团;意识形态工作;基本经验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共青团是意识形态建设的积极实践者和意识形态渗透的坚决防卫者。关于共青团的意识形态工作,目前学界关注得不够。本文拟就共青团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经验作一探讨,以期引起学界的关注。概括地说,为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教育的引导,防止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青年的腐蚀与渗透,共青团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基本经验。

  一、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构筑青年的思想基础,反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消解策略

  为了对抗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我国青年的渗透,共青团带领广大青年在学习中领会和掌握共产主义理论,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教育青年,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构筑青年的思想基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共青团坚持用共产主义理想鼓舞青年,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和平演变”图谋。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和平演变”的步伐。共青团带领全国各族青年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充分发挥自己强大的组织优势,积极引导青年将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教育青年,共同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党的十五大以来,共青团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青年,筑牢拒腐防变的意识形态长堤。共青团及其带领下的广大青年组织秉承“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宗旨,引领广大青年广泛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入持久地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等,提高青年的政治鉴别力和对各种腐朽思想的免疫力。党的十六大以来,共青团坚持科学发展观,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青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青年的思想基础。共青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用科学发展观武装青年的头脑,引导广大青年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复杂环境,准确把握我国国情、党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理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大背景下,共青团积极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大青年,构筑青年的思想基础。

  二、努力解决青年面临的现实问题,反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腐蚀策略

  为青年服务,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团的工作中的重要体现,也是由共青团的性质决定的。共青团在解决青年思想问题的同时,秉持以青年为本的工作理念,做好为广大青年服务的工作,切实解决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切实维护好青年的具体利益,真正把广大青年团结凝聚在共青团的周围,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以对抗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腐蚀策略。

  共青团服务青年具体需求,紧扣青年成长发展中的主要环节,努力帮助青年解决实际问题。在服务青年的过程中,共青团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广大青年关心的实际问题,抓住重点,从具体事情抓起,帮助青年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取得了实效。第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学习成才是青年的强烈愿望。共青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帮助青年多读书、读好书,引导青年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勤奋学习,不断求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开展岗位学习活动,引导青年干一行,钻一行,掌握过硬本领,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引导青年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受锻炼、长才干。第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我国就业矛盾十分突出,青年的就业需求非常紧迫。共青团通过抓好就业引导、就业培训、就业服务等环节,帮助青年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鼓励、扶持青年到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创业。协助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引导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天地建功立业。着力解决下岗失业青年、城镇新增青年劳动力、农村富余青年劳动力的就业工作。第三,帮助有特殊困难的青年群体解决实际问题。共青团始终把困难青年群体各级团组织要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真心诚意关心他们,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帮助下岗失业青年克服生活上的暂时困难,实现再就业。帮助农村贫困青年提高增收能力,拓宽增收渠道。帮助进城务工青年解决技能培训、子女教育、权益保护等方面遇到的困难。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做好残疾青年的帮扶工作。第四,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配合有关部门与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作斗争,加强对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监管,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为权益受到侵害的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和舆论支持。开展自护教育,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在广大青年普遍受益的同时,扩大了团的青年群众基础,也使广大青年更加坚定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心,有力地还击了西方对我国青年的腐蚀策略。

  三、大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反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培植策略

  青年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世界。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领导权能否继续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关系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从国际形势来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把我国青年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战略重点,和我们展开了一场争夺青年的没有硝烟的斗争。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青年的渗透和西化,中国共青团作为凝聚中国广大青年的核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有效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培植策略。

  中国共青团培养吸纳了大批具备优秀政治素质的青年精英。作为党的青年工作的得力助手,共青团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特色定位都是非常明显的。在对广大团员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共青团组织自身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一大批具有优秀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青年精英脱颖而出。共青团以她独特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这些青年精英提供了锻炼和深造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坚定思想,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目前,共青团组织及其领导下的青联、学联和广大社会团体中不断涌现出在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优秀青年代表和青年英模,他们立足本职,扎根基层,踏实工作,无私奉献,为广大青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和骨干力量。

  在工作实践中,为了加大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力度,共青团专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此外,共青团大力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教育,积极开展“推优”工作,使越来越多的青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共青团还切实发挥在青联中的核心作用,对学联的指导作用,对少先队的领导作用,为培养人才广开渠道,促进了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在实践中成长。

  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工作中,共青团始终坚持培育“四有”新人的工作原则,引导广大青年把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统一起来;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把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统一起来,努力成长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共青团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抵制了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培植策略。

  四、为青年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反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攻心策略

  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一个良好的意识形态建设的环境是影响意识形态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共青团在对青年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建设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取得积极效果。

  从硬环境来看,共青团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一个配套较为齐全、设施较为完善、功能较为完备的意识形态教育的硬环境。比如积极参与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营地等,在青少年意识形态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现代大众传媒方式为中国共青团组织动员青年抵御和防止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和平台。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为了收到良好的意识形态教育效果,共青团广泛并切实有效地运用现代传媒资源,针对青年中各不相同的多样化需求,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电影、互联网、短信等现代传播媒介,采取广告、志愿参与、结对互助等各种新型动员方式,在青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实践中传递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相关信息。这成为今后一个很长时期内动员青年防止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从软环境来看,共青团组织积极营造全社会普遍关心、广大青年积极参与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共青团通过开展各种争优创优和树先进典型的活动,以榜样的先进事迹对广大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用榜样的模范行为激励广大青年为实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同时,共青团加强青年文化建设,丰富青年的文化生活。各级共青团组织把青年文化建设摆到重要的位置上。充分利用各种条件,积极开展多种文化活动,使青年在活动中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在青年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共青团注意把青年文化建设与繁荣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弘扬民族精神,倡导文明风尚,革除陈规陋习,摒弃文化糟粕,积极创造有利于青年成长的良好文化氛围。此外,各级共青团组织始终加强团的维权和社会监督工作,同各种社会丑恶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不断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在共青团的努力和社会的支持下,良好的意识形态建设环境不断形成。共青团将意识形态教育的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从宏观和微观等不同层面为各种意识形态活动的开展创建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推动了青年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粉碎了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攻心策略。

  五、加强共青团组织自身建设,增强免疫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青团坚持在改革中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团的改革。

  第一,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团组织是团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实践中,团的基层组织认真履行团章规定的职责,从各自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改进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地开展活动。积极开展争创先进团委、团支部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自身活力。通过努力,提高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逐步把基层团组织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组织健全、职责明确、作用显著的坚强集体。

  第二,加强服务能力建设。能力建设是团的建设的重要课题。共青团始终按照建设服务型组织的要求,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各级共青团组织通过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青年,认真研究青年在成长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准服务青年的工作着力点。同时,改进服务方式,强化服务工作与青年的互动,在服务内容上尊重青年的选择,在服务过程中关注青年的感受,在服务效果上注重青年的评价,从整体上提高了共青团服务青年的能力。

  第三,加强团的民主化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团内民主,是团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共青团组织继续活跃团内民主生活,使团员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体现。团内选举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坚持差额选举。基层选举注意体现民主、公开、平等的要求,把公认的团员和青年党员中的优秀分子选拔到团的工作岗位上来。团组织在开展活动时充分听取团员青年意见,体现团员青年意愿,切实贯彻集体领导的原则。坚持民主评议团的领导干部制度。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各级团的干部接受来自下级组织和团员青年的监督和批评,保障团员青年向团的上级组织反映情况的权利。

  第四,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团干部队伍是党的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加强团的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工作中,各级团干部注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提高了思想理论水平。同时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和将来工作的需要,注意学习有关经济、科技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各级团组织始终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党的要求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注意发挥团的专职干部的骨干作用,重视调动和发挥兼职团干部的积极性。各级团校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大团干部培训力度,增加新知识、新技能在培训中的比重。积极向党政部门和社会各方面举荐、输送团干部,拓宽团干部输送渠道。加强团干部的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等。经过努力,共青团的干部队伍逐渐成长为一支专、兼职干部队伍,一支敢于面对挑战、善于把握机遇的队伍,一支勇于克服困难、乐于拼搏奉献的队伍。

  新形势下,各级共青团组织坚持党建带团建,团的建设迈出新步伐。只有不断加强团的建设,推进团的改革,努力把共青团建设成为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跟随党走在时代前列、深深植根于青年群众、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团组织才能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更好地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这是从几十年的团建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经验。

  六、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青年外围组织,延伸工作手臂,完善工作体系

  从团组织和当代青年的实际出发,共青团逐步建立以共青团为核心,青联、学联、少先队以及青年社团为外围,面向基层、服务社区、参与社会实践的多层次、多类型、纵横交错、富有应变弹性的组织架构和集合体。共青团充分发挥青联组织人才荟萃、联系面广的优势,调动中青年知识分子、少数民族青年、信教青年、台港澳青年和海外华侨青年投身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的积极性。加强对学联组织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大中学生勤奋学习,参与实践,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支持少先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活跃少先队工作,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多办实事。在工作实践中,共青团注意保持外围组织的相对独立性,使其自成独立的运转体系,不断扩大工作层面,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加强组织内外信息的流通、组织和个人之间的信息沟通,使交流方式多样化,扩大覆盖面,形成更广泛地服务青年、组织青年,教育青年的组织体系。在共青团的指导和引领下,青年外围组织积极有效地开展各方面的工作,使共青团的中心工作拓展到更大的范围,影响和帮助更多的青年。尤其是在防止意识形态渗透工作中,外围组织大力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巩固广大青年的意识形态阵地,坚决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

  为适应“小政府、大社会”的未来走向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趋势,共青团积极延伸工作手臂,逐步完善社会化工作体系。加强对经济界、科技界等方面青年专业社团的工作,团结和联系各方面的青年人才,延伸团的工作手臂。建立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以各类社会性、区域性、行业性、多样性的青年组织或社团为外围的大社团格局,通过多种形式最广泛地团结和凝聚青年,逐步形成上下左右贯通的工作架构体系和“小团委、大社团、多中介、网络化”的新格局。按照《共青团工作跨世纪发展纲要》的要求,着力构建青少年组织体系、服务体系、参与体系、信息网络体系,积极吸纳和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化运作机制,使团的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目前,一套较为完整的青年社会化工作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团的工作延伸到企业、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

  七、重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在青年工作中的应用,形成网上与网下互动的青年工作新格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青年对网络的接触越来越多,逐渐成为网络的主要消费和参与群体。网络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空间和交流渠道,但同时一些不健康、不科学、错误的思想观念也通过网络影响和左右着广大青年的价值观。尤其是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青年通过网络可以接触到不同国家、不同政党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和左右,给社会、国家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中国共青团对传统青年工作的信息传递手段进行了一场彻底革命,利用网络手段在更新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畴上宣传了党的先进理论,传播了时代的先进文化,更加符合当代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既保证了正确舆论的导向性,又体现了传播方式的时代性,当前正日益成为党在青年中开展正确意识形态教育和防止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为了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共青团在实践教育活动中积极开辟网上青少年教育服务阵地,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以“中国共青团”、“中青网”、“中青在线”为龙头的“青字号”网络体系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建立起来。中青网被列入国家重点扶持的8家新闻宣传网站,日益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知识的阵地、交流思想的家园和文化娱乐的场所。建设了青少年思想道德网、“血铸中华”、“民族魂”、毛泽东、邓小平和朱德等50多个专题纪念网站,形成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网站群。以中国共青团网站为龙头、包括300多个团属网站的工作网络,在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少年之间架起了新型桥梁。启动实施共青团县县上网工程,为实现县县上网、全团互联奠定了基础。通过互联网教育服务青少年,已成为共青团工作一个崭新领域,团旗高高飘扬在互联网上。实施青年网络建设工程,是共青团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有效整合网络资源,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的重要举措。除了互联网之外,共青团还积极利用现代通讯、广播电视等现代化传媒工具和手段,加大在广大青年中的宣传教育力度,取得了积极成效。

  共青团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经验

  【摘要】在转型加速期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推动共青团基层工作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紧迫性。从推动条件角度看,我们必须进行全团资源盘点,一方面,要观察资源体量,另一方面着眼资源分配。当前共青团资源在体量上存在既丰富又不丰富的两面性;而资源分配呈现出倒三角、差距大和调配不平衡三种不同状态,这些构成了基层运用有限资源和我们调动资源支持基层的前提。而从推动机制角度来看,当前推进共青团基层工作,相对较易的切入口是服务领域,可以以服务带动引导和维权,同时须针对不同类型的基层组织,抓住不同的重点,进一步完善推进步骤,在全国层面出台一定的引导性政策。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工作;共青团基层工作;资源配置;重心下移

  共青团十六大后,团中央反复强调了共青团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同志在共青团十六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履行好团的职责,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团的建设。当前在团的建设中,基层组织建设尤为重要。”(陆昊.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陆昊同志在共青团十六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R].共青团中央文件,2008-6-14)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的调研中,陆昊同志又先后强调“应对新挑战,要把全团注意力放到基层”(李菁莹.洪克非.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在江西、湖南调研时强调应对新挑战要把全团注意力放到基层[N].中国青年报,2008-7-10),“全团要用最大决心支持推动基层工作”(林洁.甘冰.武欣中.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在广东广西调研时强调全团要用最大决心支持推动基层工作[N].中国青年报,2008-7-28)。这实质上给予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即在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背景之下,共青团的自身定位和工作重心必须进行适当的转移。这其中,作为直接联系共青团与团员青年临界点的基层工作是否能抓好,事实上关系到了作为中国共产党后备军、助手的共青团工作的兴衰成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抓好基层工作将成为检验共青团工作水平,工作成效的一条关键标准,做好基层工作也将成为共青团自身面对时代所做出的一种选择和回应。本文期望就加强共青团基层工作进行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思考。

  一、理念转变:加强共青团基层工作的时代性和紧迫性

  提出加强共青团基层工作的时代性和紧迫性,主要是基于对我国转型社会背景下,共青团、青年和青年工作已发生变化的一个形势判断。这种形势变化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共青团已经较难依靠组织直接管住青年利益和思想,目前青年利益和福利的获得手段主要来自于市场,而非必须依靠组织,靠以利益管思想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二是共青团所塑造典型人物的影响力下降,社会上许多有影响的青年人物(如企业家、娱乐明星、学术明星)的成长已不再出自组织的培养和宣传;三是青年对政治活动的热情衰弱,共青团政治性的崇高追求甚至变向成为满足一小部分青年人自身政治利益的需要;四是青年一代承受的生活压力增大,对利益的诉求越来越高,而由于我国体制转轨落后于社会转型,同时团的工作覆盖面及所承担的功能还有待扩展,团的作用发挥与青年需要仍有一定的距离。正是这样,“共青团会跟党走,青年是不是一定会跟团走”,“管不住青年利益的情况下如何管住思想”,“共青团究竟能不能满足青年在新时期的要求”等一系列问题便被提了出来。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社会发展的变化总是会使组织的外在环境发生改变。因此,一个组织面对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智慧对这样一些变化予以应对。实际上,面对同样的问题,结合不同的情况,给出的答案是不尽相同的。大体上,我们可以有三种思路以应对上述变化的展开:思路一:统战法。这一思路的前提是,承认目前我们团组织覆盖面还不完整,团本身工作手段还不丰富,因此,要团结凝聚青年,甚至要工作立竿见影,可在直接寻找当前优秀青年,特别是游离于我们传统组织外的“意见领袖”上下功夫,由此可采用“统战式”的“网络化”的方法,例如对于游离于组织外的青年,不一定通过“建团的基层组织”的方式来联络之,而可以通过变向联系社团(或群体)领袖人物的方式来凝聚之。思路二:帮助法。这一思路前提是,承认当前青年人的思想状态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同时看到当前青年的思想和行动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之内,因此除了出现问题外,我们不一定要主动联系“新青年”,但可对他们密切关注,同时保证,他们主动上门,我们能够做到提供他们帮助和便利,这实际上是一种“我不主动来找你,但你可以来找我”的状态。思路三:团建法。这是指共青团面对环境挑战,进行政策调整,对内加强建设,对外积极行动,主动应对变化,特别是集中火力去攻破自身的薄弱点。

  从理论上说,这三种思路其实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思路一在小政府(团委小机关)与大社会(大量青年)的背景下,以统战为方法,不失为一种小成本,大成果的举措;思路二看到团组织资源在人力和物力上不够丰富,这种“救火”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不得以而为之之举。但是应当指出的是,思路一和二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也有着其重大的缺陷,那就在于,它仅重视到了共青团的群众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共青团的政治性一面。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下,作为执政党的青年组织,最根本的职责是要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我们这个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最本质、最重要的特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为政治组织的共青团,方案一、二可以成为推动方案三实现的一个切入口和阶段,而不能是全部。我们必须要主动出击,去巩固好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事实上,也正是这样,重视基层工作作为一项有时代性和紧迫性的课题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推动条件:共青团拥有资源体量和分配盘点

  那么,我们又如何来推动团的基层工作呢?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首先要探讨一下当前开展基层工作的条件,对全团现拥有的资源体量和分配进行盘点分析。这是目前基层运用有限资源和我们能调动资源支持基层的前提。

  第一个问题是资源体量,即全团手中主要有哪些资源。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曾将资本(资源)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类型,后来,学者格仑斯基、克尔博、罗斯曼等人又分别进一步提出了七种资源形式: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声望资源、公民资源、人力资源(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这里,笔者大体上对共青团的相关资源给予这样的盘点。

  ——经济资源。这是指共青团办事能调动的财力的多寡。目前,共青团组织的主要经济资源来源于上级拨款,一些活跃的基层共青团在活动中能够争取一些社会赞助。但总体上看,团组织经济资源较少,越到基层,共青团争取社会赞助的难度越大。

  ——政治资源。这是指共青团组织在我国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及其所拥有的政治号召力和活动能量。首先,共青团是执政党的青年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同时,共青团及其青联组织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界别代表,中国共青团是人民团体之一。因此,其政治资源有合法性。但是,也要看到,其地位在机关中不算很高,换句话说,需要有为,才会有位。

  ——文化资源。这是指共青团的文化品质及所拥有的文化品牌。目前我国共青团组织内部文化较为丰富,但其掌握的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比较少,特别是在娱乐文化上资源不多,故而对青年直接影响力不算大,需要开发。

  ——人力资源。这是指共青团可调动的团干部、青年人数,以及团干部的知识能力结构。中国共青团团员人数多,即使用社会化的方式也可调动大量人员,但各级团委机关,特别是基层,编制少,团干部知识能力不等,总体上团干部党团务工作经验丰富,但经济知识相对缺乏。

  ——社会资源。这是指共青团及团干部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目前情况是,共青团作为一级组织,与其他单位有接触,但其他部门主动找团“帮忙”的情况少,团要“找事”才能与其他部门能建立联系。同时基层团组织的社会网络渠道与团干部个人关联性较大。

  ——形象资源。这是指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品牌本身的价值。应当说,目前在中国几乎所有青年都知道共青团,并当过共青团员。但是,很多团员青年还没完全形成对团的“感觉”,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仍需进一步提高。

  因此,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方面,共青团在我国作为一个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并不算少,至少在政治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形象资源上比较丰富,可以说,在目前及将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在全国层面,还没有一个其他的青年组织的力量能够与共青团进行抗衡或曰并驾齐驱;但另一方面,在某些方面,它相对于国家其他机关及一些有相当体量的经济组织(如世界500强企业)和社会组织来讲,所拥有的资源却又不算丰富。例如在经济资源方面,由于所获得的上级拨款体量不是很大,面对全国数以亿计的青年来说,常有杯水车薪之感。又如,与一些社会组织相比较(如中国最大的外语培训学校新东方学校),它的文化认同度还有提高的空间(如新东方所拥有的学员数据库几乎涵盖住了大部分70年代后,80年代生中国现阶段最为优秀的青年大学生,该校的校训精神和人生奋斗的励志理念激励了许多学生)。因此,可以说共青团拥有的资源是丰富与不丰富两面的统一。这就启示我们,共青团要推动工作,一是要找准自己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用足自身资源;二是必须适当扩展“虚拟内存”,学会对其他组织进行资源借力并用自己的优势资源进行适当交换。

  第二个问题是资源分配。当前共青团的资源分配状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倒三角;二是差距大;三是调配不平衡。

  一是倒三角。这是指共青团作为一个科层组织,其组织结构呈现为三角型,但是资源却呈现倒三角分配状态,越是上一级团组织其资源越多,越是下一级则资源越少。其原因是,上级共青团本身天然资源多,易利用她所拥有的资源去调动和换取资源,而下级共青团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二是差距大。这是指处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共青团(如东、中、西部),甚至在同一类单位下的共青团组织(如同类高校、同类企业下的团组织),所掌握的资源差距比较大。地域上东、中、西部不等,在组织上985高校、211高校、一般高校、民办高校不等,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不等。一级共青团组织的资源分配常常与该地区、上级组织本身资源的丰富度,上级分管领导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视程度,与当地共青团领导人本身的“化缘”能力有很大的关联性。

  三是调配不平衡。这意指共青团当前在资源分配上锦上添花多,而雪中送炭少。我们的一些典型常常同时占有多方面的资源。如在农村团工作实践中,一个经济致富典型,往往吸纳了当地共青团为之在各方面所创造的资源实惠,如政治荣誉,经济支持,办事便利等,而一些需要帮助的个体却难以得到这样的资源;又如,在学校共青团中,条件优秀的学生常常在培训、就业、挂职锻炼等方面享有团组织给予的更多机会,而一些平时表现不突出的个体却难以得到这些实惠。上级团组织在对下级团组织进行资源调配时,也常有这种情况,作为典型代表的基层共青团,享受上级调拨的资源,被同行参观,而给予了许多关注,而工作不到位的共青团基层组织,由于长期被忽视,也没有改进。

  三、推动机制:寻找推动共青团基层工作的方略

  在现有的资源体量及其分配现状之下,我们推进共青团基层工作,有以下几点策略:

  第一,找好切入口。这是指要分清基层共青团哪些是自己可以做到的,哪些是要帮助才能做到的,我们该从哪里入手。笔者认为,以服务作为切入口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基层共青团可以以服务为基础,而带动引导和维权。

  第二,结合不同类型共青团的具体情况推进工作。这是指针对农村、企业、高校、社区共青团工作分别制定不同的政策。对于类别工作的推进要与类别工作中的难点、盲点相结合。如以学校共青团工作为例,一大批住在学校及周边,每天在学校学习,但与学校暂时又没有“隶属关系”的“校漂族”、“考研族”就是我们工作中的“盲点”,满足这些青年的需要,应就是学校基层共青团的应有之义。二是,类别推进工作的项目出台要符合青年意愿,不能让青年仅成为被动的接受者。

  第三,安排好推进步骤。推进共青团基层工作,是一个长效工程。相信在团中央的整体部署下,团的工作重心下移是必然趋势,但是这种趋势并不是一蹴而就。在笔者看来,我们大体可以分为四步走。第一步:资源盘点,全面规划,就是系统盘一盘共青团手中到底有多少资源,哪些资源是有效的资源,哪些资源可供全国共青团共享使用,哪些资源可供基层共青团直接使用;第二步:全面建设,全国统筹,在全国开展一次基层工作大讨论,建立一个资源共享平台(下文将表述),出台支持全国共青团基层的重大举措,组建推动全国共青团基层工作的工作队伍;第三步:营运推动,雪中送炭,在面上继续推进全团基层工作,特别瞄准那些难推动的基层,实现工作突破,避免形成基层团工作中搞得好的典型积聚资源越多,搞得越来越好,搞的差的仍不见起色的情况;第四步:巩固推进,持续发展,巩固原有的成果,推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说明的是,这四步只是大体的划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全可以将几步同时推进,不同地区的工作进度可以有所差别。

  第四,建设一套全国层面的资源平台。平台能围绕青年最核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就业、考试、培训、恋爱、交友、旅游、锻炼、娱乐时尚,形成服务青年的信息交流平台和资源调控平台,主动占领阵地,提供基层团组织合理选用的资源。同时通过调控平台实现上级经费和上级争取的经济资源的动态拨付机制。

  第五,建立一支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队伍。工作队伍可由专兼职团干、职业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组成,从事应对社区青少年、学校青少年、企业青年的相关工作,让这支队伍成为团的外围组织,让他们在稳定中发挥作用。通过社会工作者,形成一套实体性的青年动员和服务系统。

  第六,选好基层共青团的领袖。一些社会学家通过实证研究已指出过,在我国,干部的成长过程中包含着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周玉.干部职业地位获得的社会资本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一个地方的团干部的提名权在地方,远非团中央所能控制,但是,要做好基层工作,一定要“不用那些不干实事、无所作为混日子的人”(李源潮同志语),落实这一点,是否应当考虑争取,上级共青团有下级共青团干部的提名权?

  共青团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经验

  根据***做好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有关要求,支部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结合中队工作实际,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认真开展相关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增强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政治保证。支部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普及意识形态工作相关知识,提升支部党员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认知水平。真正让意识形态工作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强有力作用。

  二、力求取得实效

  (一)抓实理论武装

  以巩固党的最新理论的指导地位为目标,持之以恒抓好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理论教育工作。一是通过“三会一课”等党建工作制度,深入推进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认真做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二是在每次班前会议由支部支委、中队领导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十讲》等理论书籍,督促党员干部通过“党员随身微教育”“学习强国”等平台的学习,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提高知识理论水平。三是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比如,4月份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前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参观学习,开展“重温红色记忆,争做时代先锋”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通过深入学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真正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拉近了党员群众与理论的距离,引起了共鸣。

  (二)强化队伍思想动态管理

  一是定期组织党员、业务骨干对近期工作、队伍人员思想情况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平时收集队伍人员的意见建议,以问题为导向,调整工作重心,强化队伍纪律,促进队伍稳定。二是谈心谈话全覆盖,结合日常学习管理和队伍思想形势分析工作开展谈心谈话,及时把握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对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制止。通过日常班前会议强调、谈心谈话等方式做到分层次、全覆盖管理,强化队伍纪律和日常监督。

  (三)注重舆论引导

  一是树立优秀典型,发挥优秀党员引领作用。抓住春运保障工作和党旗红宣传契机,树立起一批党员先进典型,通过分享座谈、日常交流等方式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出大家创优争先的浓厚氛围。扎实开展了“党员故事”征集活动,对群众身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党员典型进行了挖掘宣传。二是加强舆情监测研判和处置工作力度,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方式,运用散步聊天谈、点题就事谈等方法,加强对热点问题引导,做好突发、敏感、热点事件及网络舆情的舆论引导工作。三是通过支部微信群,定期不定期推送、转载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精神的评论观点、理论文章,既拓宽了党员干部学习交流渠道,又加强了党群互动。

  三、下一步的工作

  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在信息化时代受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的影响尤其巨大,要将意识形态工作抓在手上、抓出成效,需要不断创新思路举措。下一步,七支部将紧紧围绕做好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的工作目标,着力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干劲、增强实效上下功夫。努力在理论武装、舆论引导上取得新进展,不断激发支部广大党员干部工作激情,为推进治超执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本文来源:http://www.iaige.com/licai/47694/

    热门标签

    HOT